5月19日晚,吉林大学匡亚明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李义天教授跨学科视野中的伦理学系列讲座第三讲“美德之心:在心灵中理解伦理学”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东荣大厦904会议室成功举办。讲座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晋运锋教授主持,哲学系曲红梅教授、李坤钰老师、姜昊良老师出席活动。

李义天教授以“美德之心:在心灵中理解伦理学”为题,深入探讨了伦理学与心理学亲缘关系的历史考察和时代考察,从而捍卫和坚守一种有关人类道德生活的美德伦理学立场。

李义天教授首先以伊丽莎白·安斯库姆的《现代道德哲学》为引,说明了“伦理学为什么要关注心灵”的问题。李义天教授强调伦理学的关键任务不是考虑提出何种道德要求,而是要考虑如何论证道德要求背后的道德理由,是要把道德规范经过论证和反思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这种基础就是稳定的道德心理结构。
其次,李义天教授回答了“伦理学如何关注心灵”“什么是心灵”的问题。李义天教授梳理了哲学史中关于灵魂和心灵等概念的讨论,阐述了现代心理科学经历了构造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的发展。

最后,李义天教授提出“在心灵中理解伦理学”的观点。李义天教授认为,现代心理科学的的缺陷及其引发的挑战为美德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思路。美德伦理学有必要揭示出现代心理科学在逻辑和内容上的漏洞,诉诸既有的心灵哲学资源,捍卫心理事件与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及不可还原性,进而确认美德作为人类伦理生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而存在的合法性。

晋运锋教授对李义天教授讲座的内容作出凝练总结和高度评价。李义天教授不仅为在座师生展示了伦理学领域内的前沿成果,更对从事伦理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们指明了未来可以进行探索的研究方向。
讲座结尾,李义天教授同在座师生围绕着“未来美德伦理学应当建立的心灵观念”“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自然主义观念”“美德伦理学的独立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本次学术会议在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中圆满落幕。

(逄贺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