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来我院作学术名家讲座

日期:2018-11-26 点击数: 来源:

2018年11月23日上午9点30分,由哲学社会学院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哲学社会学院系列名家讲座在东荣大厦9楼会议室举行。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客座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阎孟伟教授,作了主题为“形而上学与实践哲学”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全华主持,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哲学社会学院孙正聿教授、王庆丰教授、白刚教授、李慧娟教授等出席本次讲座。

954E

阎孟伟教授从哲学史的角度阐述与论证了形而上学与实践哲学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指出形而上学理论思维的基本特征。以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哲学之中的“形而上学”是强调存在本身、理念、能动理性的思维本体论。近代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本体论发生了从本体论形而上学向认识论形而上学的转变。从整体上讲,形而上学作为思维本体论,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坚信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绝对性的真理不能来自经验事实,而只能来自于人的理性思维本身。第二个阶段是康德对欧洲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康德认为只是从形而上学里得出一些原则,跟着错误的假象跑,只能是一种空虚的辩证艺术,不会得到持久赞成。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却没有颠覆形而上学本身。他认为有必要去探讨“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构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是“批判”。因为这个批判首先订立了理性的限度和界限,区分“现象内原因”和“现象的原因”,前者指出依据自然因果律现象世界并无任何具有绝对必然性的存在性原因,而后者却指出有一个必然的存在体即自在之物作为现象世界原因。因此,康德以理性批判与理性划界的方式找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我们无法认识物自体,也没有必要认识物自体,但物自体是存在的,形而上学作为理性的一种自然趋向是实在的。第三个阶段,从理性批判到实践哲学,康德的实践哲学就是其道德哲学以及政治哲学,之所以将道德哲学称为道德形而上学,正是因为实践中人们遵从的道德律绝非经验世界中依自然法则而形成,而是源自人的纯粹理性。康德从“人是自由的”基本前提出发,推出了道德的普遍法则和权利的普遍法则,一个是行为的普遍的内在根据,一个是外在行为的合法性。即使意志活动和纯粹意志发生冲突,绝对命令也并未失去其道德价值,相反却一再强调我们按照自己的理性应当如何行动。第四个阶段是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阎教授认为传统哲学家们解释的“世界”指的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自在世界,改变的“世界”指的是感性世界、现存世界,因此不是设想至上的思维存在体述说物自体世界,而是致力于现存世界的变化,探索变化的根据与路径。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在于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本体论,也突破了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把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活动作为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原则。最后提出了形而上学的实践哲学之用。阎教授认为改变世界既要有事实的考量也包含基于价值的考量,形而上学对实践哲学的意义转换成实践活动必须遵从某些普遍法则并接受某种普遍价值理念的引导,那么是否必须追问普遍法则和普遍价值理念的根据。阎教授的结论是事实判断基于对经验的考察,价值判断基于我们的理性能力。依靠理性能力探讨实践的普遍的法则和价值理念,正是形而上学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


D94B

B428

  讲座最后,哲学社会学院孙正聿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简短的总结。高度评价了阎孟伟教授的选题所具有的基础性、艰巨性、前沿性。同时提出从范畴文明的大逻辑、人类文明的哲学理念的高度进一步深入探讨“理性”“法则”“命令”等所具有的现时代根据与当代价值。本次讲座对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当代推进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让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苗翠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