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上午10:00,哲学社会学院第115场名家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静教授,作了题为《如何提问·在中国发现普遍性:如何建构研究型问题》学术讲座。田毅鹏院长致开场词。
张静教授首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在中国发现普遍性:如何建构研究型问题》进行解读。她认为在做中国研究时,如若研究者将目标囿于“故事”,则呈现结果多限于课题;作为社会学研究者,开展研究的目的应是探寻“故事”中蕴含的普遍性知识,通过转换或提炼,将材料中的事件性提升为社会性。而影响这一进程的并非材料本身,而是研究者本人的学术水平、逻辑思维和提问意识。因此,研究型问题的提出便十分关键。
张静教授借用黑格尔与朱迪亚·普尔名言,阐明“熟悉”与“知道”及研究性思维与日常性思维间的鸿沟,进而强调社会科学所追求的研究结论并非思想实验,而是需要经受经验实证和他人质疑的知识,因而社会科学思维逻辑的训练十分重要。思维又和语言有关,沃尔夫认为,思维沿着语言所设定的路径前行。语言作为一个组织体,它系统地关注现实世界以及认识领域的某些方面,同时系统地社区其他语言所关注的那些特征,而这种语言的使用者却完全意识不到这种组织性。如中文语言作品很少直接走向原理,而是更偏向情感表达或人生引导式的道德评判。为规避这一陷阱,研究者应尽可能阅读多种语言作品,将其进行比较,以发现其中语言的制约性。此外,张静教授引用费孝通先生的研究实例,分别向与会师生阐释了“解读”、“解释”这两种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形成的认知方式。
那么,什么是研究型问题呢?张静教授指出,研究的目标就是对一个提问的解答,提问即“求知”,强调由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好的提问如同浩渺海域中不灭之灯塔,为研究指明行进方向。提问具有四个层次,首先要求研究者从现象(Phenomenon)出发捕捉事实,发现蕴含其中的困而未解之处,称之为困境(Problem),随后提出困惑,即提问(Question),最后将以上困惑同世界性知识体系中的已有研究联系,形成主题(Issue),并思考自身提问是否具备研究价值。提问的四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需要研究者直面经验实际,在现象中保持敏锐洞察,发现困惑(Puzzle),保持对问题探究的好奇心,进而组织证据支持论证,在现象和知识间构造出联系。惯常而言,存在四类提问指向,分别是指向事实的经验性问题、指向过程与关联的机制性问题、指向原因探寻的理论性问题与指向解决方案的实践性问题。其中,当下国际学术界对理论性问题的研究价值最为认可。
讲座尾声,张静教授与会师生围绕着创新性选题、如何训练研究型问题的提问能力、理论适用性、研究问题与所在专业领域偏差与等问题,与张静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最后,芦恒教授为本场讲座进行点评与总结,他认为本场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时间虽短,但听众收获良多,不仅体现出张教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扎实的理论功底,更给听众以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深刻启迪,强调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不仅要主动走进田野、发现各种不同于常态的问题,更要注意不要“陷入田野”,要始终带着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专业化思维方式,将所见现象与理论进行对话,并从中发掘隐藏其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