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上午9:00,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哲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人事部及教育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九届吉林省哲学学会理事长贺来教授,为参加本届夏令营的全国各高校优秀学子们做了以“现代性‘诸神之争’与哲学的思想自觉”为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吉林大学哲学系教工党支部李聪书记主持。
贺来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古今之变与“诸神之争”的含义,指出现代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魅”的“世俗化”的时代,不再有传统社会中“唯一必然之神”对全部社会生活的大全式的、整体性的支配和控制。而如此这般的“祛魅”所带来的现代生活中的“价值的多神化”与终极价值的私人化,则使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个体的自我认证和良知决断,从而使统一性的价值原则消失,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乃至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正是在这样的“诸神之争”的思想背景下,贺来教授展开了以下四大板块的论述。第一,在现代性“诸神之争”的背景之下,哲学需自觉拒斥观念和价值的独断主义。贺来教授指出,传统的形而上学观念和价值独断主义脱离了人现实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条件,把某种观念和价值原则视为无条件的绝对力量,认为其对于人们的行动和生活具有终极的决定性地位和权威的理论倾向和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和价值独断主义的产生,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固然有其深刻的根源,即康德所说的体现了人类追求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传统的形而上学观念是与“诸神之争”的现代性现实相冲突的。而从“后形而上学”的视角来看,这种独断论导致了人对观念和价值的“界限”的遗忘、对异质性观念和价值间关系的扭曲和对现实感的遮蔽。
第二,在现代性“诸神之争”的背景之下,哲学需确立自觉的“界限意识”。贺来教授总结了哲学史上三条对于人的观念和价值信念进行“界限”澄清和反思的基本进路:一是以康德为代表的认识论批判进路;二是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学进路;三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历史实践批判的进路。这三条进路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人的思想观念体系和价值信念的“界限”,并通过对哲学的自我治疗,澄清了哲学观念和价值信念的“界限”,防御了观念和价值独断主义所造成的思想风险。
第三,在现代性“诸神之争”的背景之下,哲学需确立自觉的“关系性价值观”。贺来教授指出,尽管在现代性“诸神之争”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拒斥独断论的迷梦尊重多元价值和文化,但并不能因此陷入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之中,而是要积极协调价值观之间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良性的互动,并认为中西方哲学传统都对处理“价值观间”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中国所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更彰显了这一趋向。
第四,在现代性“诸神之争”的背景之下,哲学需确立自觉的“现实感”。贺来教授指出,传统哲学虽以现实的人的存在和现实世界为主题,但由于缺乏“现实感”,仅从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观念原则和理论体系出对它进行理解,则导致了现实的人的存在和现实世界的失落和瓦解。对此,马克思自觉地把“生活实践”扩展和丰富为具有“总体性”意义的范畴,即蕴含着人、人的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统摄“人生在世”全部生存关系的具有“生存论本体论”意义的范畴,这意味着现实的人的存在和现实世界具有多重矛盾性质、异质性与丰富性、生成性和历史性、复杂的关联性,以及超越机械因果必然性的自由和开放性。
总之,贺来教授认为,在现代性“诸神之争”的时代气氛中,哲学需进行前提性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观念和价值的独断论,保持自觉的“界限意识”,禀持自觉的“关系性的价值观”,具备自觉的“现实感”,从而生成哲学自身自觉的思想责任,使哲学成为推动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的积极推动力量的重要保障。
(贺来教授为吉林大学2023年“美道慎行”哲学夏令营营员做讲座)
贺来教授富有激情、哲理又不失风趣的精彩讲座,引起了在场教师与营员们的强烈共鸣。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白刚教授对贺来教授的讲座做出了回应,他指出:第一,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吉林大学哲学系的特色和“看家本领”,而贺来教授在吉大哲学系的几代学人之中,对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坚持与推进可谓是最突出的学者;第二,贺教授本次的报告立足于时代现实与大量哲学文献,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哲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思想盛宴”,希望营员们可以从贺教授的报告中感受到吉大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魅力;第三,白刚院长预祝本届“美道慎行”哲学夏令营能够圆满进行,并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们能够感受到北国长春与吉林大学的魅力。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白刚教授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