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与“引领工程”,加深研究生新生对学校学院的了解,引导研究生逐步培养学术研究能力,2025年9月1日上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中心校区三教一阶举办“新生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由院长白刚教授主讲,研究生辅导员于洋老师主持,2025级全体博士、硕士新生参加。


首先,白老师以如何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核心主题,指出研究生阶段的核心在于学会“研究”,需重点培养五种理论思维能力:以洞察力发现真问题;以概括力凝练准命题;以想象力追求新创新;以思辨力构建严体系;以思想力产出好经典。
在明确五种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后,白老师进一步指出,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依托“三项积累”打基础:苦读经典文献、勤于理论思考、注重生命体验,并通过“四大路径”落实: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作出理论论证。他特别引用马克思“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的观点,阐明只有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

最后,白老师明确指出“多写才是硬道理”,强调学术论文写作是培养和提升理论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途径,鼓励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升华,转识成智,真正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此次活动作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启蒙第一课,使同学们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术规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哲学社会学院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化入学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多元化活动助力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学术素养,为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