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躬身实践,行笃知明 | 哲学社会学院“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二)

日期:2023-02-13 点击数: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吉林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哲学社会学院团委依托学校“第二课堂”平台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1月——2月,我院王梅傲雪同学组织农村垃圾处理机制研究小组”。在知行结合的前提下,小组成员通过自身经历,发现近年来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产生重大变化,因此该小组把探究农村垃圾处理机制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一)实践背景

党的十九大后,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s乡垃圾处理方式实现了令人欣喜的转变:从无人统筹、随意丢弃变为有系统性处理机制。在垃圾处理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号召下,县乡政府大力支持S乡建设完备的垃圾处理机制,在农村各大小街道普遍设置垃圾桶,在各乡镇设置垃圾中转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但在此机制中仍存在问题,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应措施,对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二)前期准备

本次实践从2023年1月20日正式开始,在此之前,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政府公开的文件发现,2018年,当地政府对乡镇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进行项目招标;2022年,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投入使用,由此可见,当地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得知,设置在各街道的垃圾桶垃圾桶对村民处理生活垃圾带来了较大便利,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隐藏的问题。经过商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对这些问题进行深一步探讨,将是本次实践过程的重点。

 

(三)实践过程

 1月21日,通过在s乡部分街道的实地走访,小组成员对该村垃圾桶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大致了解,发现主支街道都摆放了足够数量的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相距约20米左右,相当于每三户人家共享一个垃圾桶。这完全足以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除特殊节假日外,每隔三天有专业人员驾驶密闭式垃圾转运车进行垃圾的清理及转运。但我们仍在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比如垃圾桶出现不同状况的破损、垃圾桶的设置缺乏分类、部分垃圾桶使用率较低等问题。

1月22日,大家走访村庄边缘处,发现在较为偏远的土坑内有较多垃圾堆放,部分居民继续在土坑边缘投放垃圾,这反映出当地部分居民薄弱的环保意识。当日下午,通过对土坑附近居民的采访发现,他们将垃圾投放坑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垃圾桶体积较小,不能容纳较大体积的杂物;二,垃圾桶无法容纳泔水等不便清理的液体生活垃圾;三,相较于垃圾桶,土坑离部分居民家距离更近,更为省事。

1月25日上午,我们联系到该村村干部,通过谈话得知,乡政府及村委会并没有派出专人对土坑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也没有采取措施在土坑周围设置围栏或警示牌来阻止村民继续向坑内投放垃圾,这导致土坑严重有损村容村貌建设。

1月29日下午,小组成员联系到附近进行垃圾收集的垃圾转运车司机,通过对师傅的询问,我们了解每三天垃圾转运车都会对各个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收集和处理,将它们送往乡垃圾中转站,在那里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压缩。部分可回收的废纸塑料等被送到当地废品站,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则被每隔一周运往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或焚烧。

 

(四)阶段性成果

2月2日,小组成员对本次活动的发现进行总结和探讨。根据s乡实际情况和查询各地先进经验,小组成员相应提出,乡镇政府应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因地制宜投放分类垃圾箱,对破损垃圾箱进行回收。部分村民应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在土坑内投放垃圾。村委会需负起责任,呼吁大家对土坑内的残余垃圾进行清理,并在土坑旁设置警示牌。在转运处理环节,一方面做好垃圾分类,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除了填埋与焚烧两种处理方式,对有机垃圾进行泯肥返田、对可燃垃圾焚烧发电等也是改进垃圾处理机制的可行措施,值得称赞的是,n县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多个垃圾处理项目,这使得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更进一步。

 

 

(五)活动收获

大家一致认为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机制对维持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存在重大作用,这是全体小组成员达成的共识。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和自身能力的不足,本次实践结果仍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遗憾,比如并未对更多的村民进行采访以及并未近距离体验垃圾处理过程,这使得大家不能了解到更多垃圾转运处理中存在的隐藏问题,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提出建议。在最后,大家普遍感谢这次活动机会,并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探索,更是一次历练。躬身实践,行笃知明,每一个平凡或精彩的实践瞬间,都是青春最美好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