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哲学专业建设与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2-11-07 点击数: 来源:

为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哲学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哲学教学的经验交流,推动新代哲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22115日在匡亚明楼第三会议室举办了“哲学专业建设与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吉林省委党校和吉林大学的四十多位学者受邀在线上和线下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代表学院致辞,表示学院在继续总结吉大哲学人才培养传统的基础上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其他兄弟院校相互借鉴交流从而实现这一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和继承发扬,并希望与各兄弟院校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哲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共同进步。

  

吉林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庆丰教授首先介绍了吉林大学的拔尖人才培养情况,随后着重介绍了下一步即将推出的拔尖人才培养政策,指出要将资源倾斜性培养模式转化为教学改革创新型模式。最后王庆丰教授还谈了自己对拔尖人才培养的认识:优秀不是单一的学习成绩的优秀,而是全方位的优秀,培养健全人格、学以成人应是拔尖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者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以“培养‘上得去’的学术型人才——关于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为主题从基本要求、学术品质以及教学方式三方面阐发了应该如何培养哲学拔尖人才。哲学拔尖人才要善于读书、肯于笨想、勤于写作,要具备优良的学术品质,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优秀的理论思维,又要始终保持批判精神与问题意识;教学上要注重学术讲座与经典的阅读、学术文本批评以及学术论文指导与研讨互动等。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教授强调了经典文本阅读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哲学拔尖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哲学人格塑造和哲学精神培养。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则指出,哲学人才的培养实则是哲学气质的学习与培养,并在分享自身读书和培养学生的经历与感悟中突出强调了老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经验交流阶段,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哲学教指委委员贺来教授从自身参加的几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会议开始,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哲学专业建设情况与拔尖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并就拔尖学生的选拔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科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谈了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的负责人夏莹教授介绍了学堂班的课程设置情况,并分享了名师讲坛、学堂论辩等丰富多彩的特色学术活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李志教授重点分享了武汉大学在拔尖学生培养中科教融合的理念、举措、效果和展望,南京大学哲学系刘鹏教授从专业概况、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科研培养、国际化培养、教师培养、实践成效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大学哲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辽宁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吕梁山教授、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院长蒋红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哲学院院长荆雨教授、吉林省委党校培训处处长赵连君教授分别就所在院校在强基、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了科学化方案制定、经典研习课程、问题思维培养等方案。吉林大学教务处陈铎副处长指出,应该力求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去推动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白刚教授和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曲红梅教授分别就吉林大学哲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交流与讨论。

  

在自由讨论阶段,王国有、叔贵峰、魏书胜、程彪、李大强、华军、高超、郝鸿军、李慧娟、李聪教授等人就哲学专业建设的一般性问题,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标准、课程规划、办学模式、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历经一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讨论,会议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王福生教授的主持下顺利结束。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哲学专业建设的目标,拔尖人才培养的标准、规划和举措,促进了各兄弟院校的经验交流,对推动我院哲学专业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