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教授来我院作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讲座

日期:2024-05-27 点击数: 来源:

2024年5月22日,我院邀请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艺术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举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讲座第1183场——中国哲学与艺术中的‘通’的观念讲座由哲学社会学副院长美学学科负责人李龙教授主持。我院本科生、研究生共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围绕本次讲座“中国哲学与艺术中的‘通’观念”的主题,李心峰老师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中“通”的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释与举隅,其中特别分享了谭嗣同《仁学》中对“通”观念的表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通”的观念在艺术中的意义。随后,李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学术研究中与“通”的观念的相遇发展过程。他与“通”的观念结缘于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的文章《东方美学或比较美学的试想》。此后,李老师就逐步展开了将“通”运用于艺术哲学的尝试。李老师提出了以“通”的观念建立“通律说”的主张,通过吸收自律与他律理论各自的合理内核,扬弃各自的偏颇、谬误,以填塞自律与他律之间的鸿沟,建构一种艺术世界的开放性理论。而后,李老师对艺术文化中的“通”观念保持了持续的关注与思考:在《中国艺术的“大通”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中是对“通”的观念源流的追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通”精神与古代丝绸之路》中以“大通”精神作为对古丝绸之路深层思想根源的解释。基于此,李老师更进一步指出了“通”的观念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有着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对自己以往关于“通”的观念研究的梳理,李老师指出当下对该主题的研究应当着力于对传统文化中“通”的观念的梳理、阐发与激活,进而提升当代人对“通”的观念的认知。

    在李心峰老师分享结束后,李龙教授围绕这次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总结,他指出,首先“通”对今天的美学研究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李心峰教授提到的谭嗣同的《仁学》中“仁”和“通”的关系仍然有着很大的阐释空间。其次,我们在思考美学基本问题的时候,也要超越东西方话语的区隔,那么我们应该在李心峰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获得“通”的途径?令一切得以“通”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对此,谭嗣同是以“仁”为出发点的,李龙老师认为“通”的观念的成立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为前提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正是因为整个宇宙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体,所以它才能实现“通”。由此,中国文明才得以成为一种极具包容性的文明。



以上两位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精彩的分享与总结。为此,同学们也展开了积极热烈地提问,李心峰老师分别对各位同学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