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伦理学与当代生活”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2024-06-29 点击数: 来源:

2024年6月26日晚,为提升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素养、跟进学术前沿,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伦理学与当代生活”博士生论坛在中心校区匡亚明楼成功举行。论坛聚焦于“有效利他主义”、“全球正义”、“生命政治”与“当代美德伦理学的规范性”等当今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论坛主持人为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梁镇玺。

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来自哲学社会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苏蜜(Sumiti Kataria、张姚、王宝锋张慧雪。举办方特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评议,他们分别是: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义天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霄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大学哲学系韩玉胜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刘静副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晋运锋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系曲红梅教授和李坤钰老师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伊始,曲红梅教授代表论坛的举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评议专家致以诚挚的问候与欢迎,并指出当今时代的伦理生活纷繁复杂,这为构建我们时代的伦理学术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伦理学研究中的经典主题都能够在当代获得新的诠释与解读。

随后,苏蜜以Discours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ism and Cosmopolitanism”为题进行了汇报。她以“气候变化的政治意义”为切入点,以环境与正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为主题,对全球环境主义进行分析。苏蜜在报告中提出,在捍卫世界性的正义时应当考虑到处境最不利者的价值,同时要体现出对一切人的尊严的尊重。张姚同学在其报告“朱迪斯•巴特勒的操演政治理论探析”中指出,巴特勒的“操演”理论涵盖了巴特勒的主体问题、性别操演理论、身体理论、生命政治理论等主要政治理论。因此,可以将“操演”理论视作巴特勒思想中的主要线索,从而将巴特勒分散的政治哲学观点整合为融贯的体系。王宝锋同学以“论作为一种道德义务的行最大善要求”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强调对道德主体“行最大善”的要求是彼得·辛格有效利他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但辛格对 “行最大善”要求的规范性证明仍有瑕疵,因此,需要对辛格的论证进行补充说明。张慧雪同学在她的报告“何谓‘出于美德而行动’?——基于赫斯特豪斯道德动机理论路径的考察”中表明,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发展出一种来自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动机理论,这不仅揭示了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适配性,也为构建当代的规范美德伦理学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专家们对四位同学论文中的概念运用与推演分析等方面逐一给予学术点评,并且提醒同学们要在注重文章学理内容的前提下兼顾论文结构与论文框架的规范性要求。专家学者们的点评深入浅出、切中要害,四位汇报人与参会师生收获颇丰,回味无穷。

最后,韩玉胜副教授在为本次博士生论坛作总结发言时代表评议专家们对主办方的邀请表示感谢,并指出在当今时代进行伦理学研究需要我们立足于不同以往的复杂现实,重新审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个体道德与共同体伦理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曲红梅教授也再次对各位专家学者们不辞辛劳、拨冗而来致以谢意,并期待未来与各位专家学者进一步地合作与沟通。在我校研究生与各位专家学者的热烈交流中,本次博士生论坛圆满结束。

(撰稿:梁镇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