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教研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社会保障教研室 > 正文

蒲新微

日期:2016-11-04 点击数: 来源:

蒲新微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蒲新微,社会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吉林大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吉林大学匡亚明英才教授,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理事、养老服务分会理事,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残联基金会科技文化分会副主任,吉林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特邀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吉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大学励新计划精英培养人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各类课题20项,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出版著作9部,多份报告被教育部社科司等政府部门采纳,多项研究获得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优秀调研成果奖。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养老服务与老年健康管理。

附主要成果列表:

一、出版著作

1.主编《智能社会治理:理论、实践与案例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年12月

2.专著《老年贫弱群体愁难问题的识别与破解》北京:华龄出版社,2023年12月

3.专著 《社会福利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2年10月

4.主编 《长春市老年人口及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9)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3

5.主编 《长春市老年人口及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7)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5

6.专著 《养老保障与政府责任》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8月

7.专著 《走进老年群体:从关怀到关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

8.合著 《社区首诊与健康中国分析报告》(负责一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

9.合著 《当代社会老年群体管理研究》(负责一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二、在CSSCI(含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影响(按时间序列)

1.智慧养老服务:建构逻辑、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东北师大学报》2025.7

2.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错位困境与适配路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5.6

3.民生微实事:社区治理的核心向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9

4.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实障碍、建设逻辑与实现路径《西北人口》2024.4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2025.5

5.女性性别平等观念对其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人口学刊》2023.11

6.互助式养老:现状、优势及发展 《理论探索》2022.3

7.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求索与未来展望 《兰州学刊》2021.5

8.还权、赋能、归位:群众制度化参与社会治理之路 《南京社会科学》2021.1

9.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建设:问题与路径《江海学刊》2020.5

10.社会福利的时代图景变迁与中国未来走向《社会科学辑刊》2020.5

《新华文摘》2020年12期论点摘编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12期全文转载

11.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建设要求及其实现路径《厦门大学学报》2019.7

《新华文摘》2019年24期论点摘编;

《大众日报》(理论版)2019.8.30全文转载

12.养老需关注之重点:贫病交加的老年人口《西北人口》2019.7

13.失智老人智能化养老何以可能:一个系统性施行框架的阐释《兰州学刊》2018.10

14..老年群体对“全面两孩”政策化解养老风险的认同程度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18.1

15.廉洁年金:反腐与养老双进路《探索》2017.4

16.“全面两孩”政策后我国养老金供需矛盾的化解 《南京社会科学》2016.8

17.家庭结构变迁下居民的养老预期及养老方式偏好研究 《人口学刊》2016.7

18.制度新常态下养老金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学习与探索》2016.3

19.我国青年人口的养老预期及养老方式偏好研究 《西北人口》2015.11

20.不同职业类型居民的养老预期及养老方式偏好 《南京师大学报》2015.7

21.马克思信用思想的逻辑阐释及当代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15.5

22政策性增权策略中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2015.7

23.我国中青年群体的养老诉求及制度参与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2015.3

《新华文摘》2015.18论点摘编

24.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囿限及其破解 《当代经济研究》2014.11

25.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3.5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3.12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2013.9

26.论实践视域下人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理论探讨》2009.9

27.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刍议 《当代经济研究》2009.8

28.分层保障:探索中国特色养老模式的新思路《学习与探索》2009.7

29.中国城市老年群体的分层结构 《人口学刊》2009.1

30.论当代中国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生存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5.9

31.在自发性、诱致性与强制性之间——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分析及建构《学习与探索》2005.9

32.市场道德与中立政府《学习与探索》2004.3

33.第三部门的研究及其实践意义《理论探讨》2003.9

34.论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西北人口》2003.8

三、被政府采纳报告(均为唯一作者)

1.教育部社科司采纳:大优抚服务体系是确保退役军人后续生活保障的必由之路2019.1.14

2.长春市卫健委采纳:全面两孩政策后养老关键领域的发展方向2020.3.17

3.长春市人大内务司采纳:关于15个副省级城市老龄事业发展比对研究2018.11.19

4.长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采纳:《长春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建议2017.12.16

5.长春市老龄委采纳:五大举措全面深入开展老龄事业2017.5.30

四、主持的科研项目(均为项目负责人)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脱贫人口“急难愁盼问题”的识别与破解,2023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破解贫病交加老年人口的养老困境研究,2018

3.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全面两孩政策对化解养老风险的影响研究,2016

4.吉林省社科基金智库项目:社会力量参与吉林省养老服务研究,2021

5.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善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研究,2019  

6.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吉林省农村贫困老人的解困路径研究,2019

7.政府委托项目:智能社会治理创新性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2024

8.政府委托项目: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长春研究基地建设及其相关研究,2023

9.政府委托项目:全面提升长春大老龄服务体系研究,2018

10.政府委托项目:长春市老年人口基本状况及老龄事业发展研究,2016

11.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制度新常态下吉林省养老金管理模式研究,2015

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发展型社保制度下我国中青年群体养老预期研究,2013

13.吉林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项目:社会福利发展史研究,2018

14.吉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教学结构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学成效机制研究,2013

15.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吉林省城镇居民未来生活状况预期发展策略研究,2012

16.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新加坡廉洁年金对反腐治理的作用及借鉴,2015

1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影响老年人未来预期的相关因素研究,2011

18.政府委托项目:优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建构,2010

19.政府委托项目:吉林省老年消费潜力与需求层次研究,2007

20.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东北大中城市老年消费需求与老龄产业研究,2007

五、获奖及社会影响

1.研究成果《智汇长春 共创美好》作为中国优秀案例代表之一在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展示交流(2024)

2.研究报告《智能社会治理风险挑战与防范对策》获得2023年度长春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24)

3.指导博士学位论文《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研究》获得吉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

4.指导硕士研究生分别荣获 2024 年度、2025年度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称号(2024;2025)

5.指导本科生分别荣获2024 年度、2025年度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2025年度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称号(2024;2025)

6.专著《走进老年群体:从关怀到关照》获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17);吉林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

7.专著《养老保障与政府责任》获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9)

8.论文《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之路》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老龄政策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

六、讲授过的课程

《社会福利思想史》;《社会福利发展史》;《福利经济学》;《人口学》;《社会保障目标群体研究》;《社会保障经典著作研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前沿理论与问题》

七、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puxinwei@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