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哲学系社会学系教师参加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人文通论》第二轮授课

日期:2024-12-20 点击数: 来源:

(消息来源 | “吉林大学医学教育”微信公众号)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对病人的关怀、尊重为目标,体现着医学对生命的态度。2024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和行动方案,体现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吉林大学一直紧跟国家战略及医文人文发展的趋势,初步构建了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作为医学部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本学期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开设的第二轮研究生《医学人文通论》课程,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与实践。

    课程由白求恩医学部医学人文教育中心副主任景云川、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教授宋春莉主导,汇聚了来自医学与哲学社会学院、文学院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医学人文通论》设有“现代医学的人文价值”等10个专题,课程内容涵盖了医学伦理、医患沟通、医学法律、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叙事医学、医学美学等多个方面,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交叉融合,以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同伴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引导性教学及授课。继2023年第一轮教学之后,我院哲学系高超、社会学系芦恒、陈鹏等教师再次参与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史等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分别从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哲学思维、医患关系缓解、医疗社会工作、医学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等角度,有助于促使医学生思考医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定位,加深对医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医学生带来宝贵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启迪。

    《医学人文通论》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模式上,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诊疗等活动,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增加学习的体验感;通过学生讨论、提问和反馈等环节,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对患者的共情、尊重、关怀等医疗实践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患者权益、保密原则、知情同意等医学伦理的教育,以及非语言沟通、倾听技巧和情感支持等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培训等,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分析复杂的医疗情境,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医学人文通论》课程在试行两轮后,将进一步优化调整、进行有关讲义的编著,并申报进入医学部研究生课程设置。《医学人文通论》课程教学团队也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医学人文教育的新模式,为培养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